“亲眼看到了真实的新疆”外国大学教授探访新
- 编辑:admin -“亲眼看到了真实的新疆”外国大学教授探访新
11月5日,“外国大学教授探访新疆”活动考察团依依不舍地踏上了回家的路,满载收获、新见闻。
在为期五天的行程中,考察团深入阿克苏地区和乌鲁木齐市,体验了棉田、商业、古街、文化遗产地多民族和谐共处,见证了新疆经济现代化的勃勃生机。
11月1日,“外国大学教授访疆”活动代表团抵达库车市库车巷。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张冬梅供图
行程的第一站,沙雅县的一片现代化棉田,让参观团的成员们感到惊讶。十月底,棉田里,洁白的棉花如波浪般翩翩起舞。两台六行国产自走式采棉机在其间移动,完成了从采摘到采棉的全过程15 分钟内压缩和打包,卸下大包棉花。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棉田,新疆棉花的品质有目共睹。”国际经济贸易大学外国语系意大利教授娜塔莉一边采摘棉花,一边兴奋地说,想与朋友们分享这份“新疆的礼物”。
棉田下方,精细的滴灌管被精心放置,精准输送养分,解决了沙雅地区干旱内陆地区的水资源困境。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汉学家、翻译家濮华杰表示:“新疆棉花生产的机械化水平令人惊叹,高效的节水模式很有启发性。
11月1日,参观团走进库恰莱斯坦旅游休闲街。通过“微整修、精心维护”,重生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区。居民捐赠的古董与工匠的传统工艺相得益彰。黎巴嫩大学教授塔玛拉·贝尔(Tamara Bell)看着鼓巷的龟兹音乐和舞蹈,忍不住手舞足蹈。
夜幕降临,龟兹的小巷里亮起温暖的黄色灯光,点缀着色彩缤纷、古朴的油纸伞。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国际经济贸易大学伊拉克教授阿巴斯用相机记录下了居民们的笑脸,他说:“我看到了他们脸上真正的幸福。”
参观团追随历史的脚步,探寻古代龟兹文明的历史。苏巴什佛寺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迦太基大学突尼斯语言学研究所(I.S.L.Tariq Bouatour)阿拉伯语系和翻译系主任.T.驻足参观花很长时间思考这个地方的历史痕迹。
库车王宫内的皇家文物和库车文物展示了库车文化的悠久历史。 Kuchawejyin 遗址博物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历史带入生活。保加利亚色雷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教授尼古拉·皮罗夫斯基赞扬了新疆保护文化的努力,他说:“新疆保护文化的努力值得赞扬。”
11月3日,代表团围绕新疆经济发展和产业创新,考察了乌鲁木齐国际无水港区和新疆维吾尔药业有限公司。国际无水港区交通干线纵横交错,对外开放前景广阔。 “来到这里,你能真切感受到中国新疆地区的经济活力。”孟加拉国达卡大学教授穆罕默德·胡克高度赞扬了无水港区的发展潜力。基础设施。
新疆伊斯兰大学教室宽敞明亮,图书馆藏书丰富。参观团成员亲身体验了宗教和谐的生动实践。
11月4日,“外国大学教授看新疆”活动代表团参观新疆艺术学院万通洲木岩博物馆。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张冬梅供图
参观的最后一天,行程将文化底蕴与市场活力融为一体。而在新疆艺术学院万通州木观博物馆,手写的乐谱和传统乐器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新疆博物馆的珍贵文物生动地展示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参观团成员加深了对新疆历史的了解。新疆国际大巴扎烟火气十足夜晚。商家热情推销自己的特色产品,游客精心挑选产品,品尝美食,一脸幸福。
随着他们的进展,探访团成员用手机记录他们的经历,并立即与家人和朋友分享。许多人编辑视频并将其发布到社交平台上,获得了大量关注和点赞。
“我亲眼看到了真实的新疆。”他先生中国外文出版集团文化交流中心外国专家、国际交流工作室主任安泽表示,他多次到访新疆,每次都看到了不同的精彩,收获很多。此次参观,大家感受到了强烈的合作交流愿望。我们期待分享我们的声音并加深相互了解。我们也希望更多的人来到新疆,体验真实的新疆。虽然短短五天的访问,却让外国大学教授对新疆有了新的认识。临行前,大家纷纷表示希望与世界各地的朋友分享新疆美丽而多样的真实故事,并希望今后能够再次来到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