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鸿蒙创新中心落户武汉 机器人管家未来

马文军 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 10月28日,全球首款搭载开源鸿蒙系统的机器人在鸿蒙生态创新中心(武汉)智能展厅精彩亮相,众多参观者与其互动。 我国首台搭载鸿蒙系统的仿人机器人正在调试中。 (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陈绍哲供图) “这个‘管家’机器人就是鸿蒙,我们正在学习鸿蒙生态的‘官方语言’。”鸿蒙生态服务(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鸿蒙生态创新中心主任杜金彪说。 短短10个月,他成为“最强大脑” 看似简单的场景,却诞生于鸿蒙系统生态强大的协作能力。 鸿盟是一款自主研发的智能操作系统,允许许多设备作为隐性伙伴无缝协作。它有丰富的应用场景化,注重流动性和安全性,融合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智能化水平,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数字化体验。 在星汉研究院,工作人员通过六轴机械臂模拟真实用户操作,进行人机交互测试。 (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陈绍哲供图) 自2019年推出以来,全球已有超过10亿台绿色设备运行鸿蒙操作系统,使其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操作系统。已有1300多款设备通过OpenHarmony兼容性认证,鸿蒙应用市场上线了3万多个应用和元服务,涵盖能源、交通、医疗、金融等重点领域。市场机构预测,鸿蒙生态系统将开辟价值万亿元的产业空间。 鸿蒙生态创新中心(武汉)。 (照片由Hub提供《艾报》全媒体记者陈绍哲) 其中,鸿蒙(武汉)生态创新中心的重要性和认可度不断提升。该中心于去年7月开业,12月投入运营,仅用10个月时间就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技术实力最强的鸿蒙创新中心。 300多名技术测试人员和开发人员在这里构建了适应性认证、人才培训、绿色推广等闭环服务体系,为鸿蒙全球生态系统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超级中心”为数千个行业提供动力 进入中心展厅智慧展区,智慧工业、智慧医疗、智慧金融等,鸿蒙不断丰富的创新应用正从武汉走向世界。 对于当地企业来说,烽火WiFi路由器、高德热像仪等设备完成了鸿蒙的绿色适配。 U用户只需将搭载鸿蒙系统的手机靠近设备,屏幕上就会自动出现设置界面。 “设备和平台之间快速、无缝的交互是鸿蒙生态系统提供的优势之一。”杜金彪说。 在中心之外,更广泛的产业合作正在形成,数千个产业的“超级中心”开始出现。产业侧,创维集团基于鸿蒙生态打造的“鸿智操作系统”,设备管理效率提升20%,绩效提升6%。在基础设施领域,光谷科学岛智慧路灯项目采用鸿蒙系统实现自动调光、环境监测等多项功能。软件方面,金山办公在光谷建立了鸿蒙版WPS研发中心,并持续在全球范围内发展。 这种强劲的发展模式这与鸿蒙(武汉)生态创新中心打造的“四星级”平台体系密切相关。 星汉生态研究院鸿蒙创新中心(武汉)。 (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陈绍哲供图) 作为全国首个鸿蒙终端外设测试认证平台,中心内的星瀚研究院目前提供兼容性认证服务,为40多家企业的800余款终端外设产品提供鸿蒙认证。星瀚实验室重点研究鸿蒙集成互联技术和开源Harmony系统,推动终端间协议标准化。星云研发中心打造了专家团队,填补鸿蒙PC生产力工具的空白。星光馆与湖北省、武汉当地高校合作,目前培养鸿蒙特种人才1000余人。 武汉建10个0亿鸿蒙生态发展高地 “绿色建设虽难,但操作系统的成败取决于此。”杜金彪表示,鸿蒙生态能够在这里快速落地,得益于武汉的大力支持。 武汉是中国软件名城,拥有软件企业4万家,从业人员40万多人。其中90%以上积极使用开源技术并参与研发。有良好的开源创新环境,有完整的产业链。 在星汉实验室,工作人员正在对系统进行温升测试。 (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陈绍哲供图) 目前,武汉市出台了全国首个城市级开源和谐建设实施方案,成立了武汉开源创新联盟和四个市级开源创新中心,推动开源与开源创新中心的深度融合。n 通过场景开放、对标、原生兼容、软硬件协同等重大工作,与制造、交通、医药等领域和谐相处。今年3月,东湖高新区还公布了专项扶持政策,鸿蒙明确提出支持绿色建筑等开源应用发展。 地方人力资源开发体系也在不断完善。该中心不仅与华中科技大学等六所大学共同开发系统的课程体系和创新教育设计,还与湖北警察大学共建警务联合创新中心,并与统一泰康科技等各大公司举办鸿蒙训练营,强化公司鸿蒙开发能力,加快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发展生态系统。 根据按照此前规划,武汉将实施100个生态参考场景,完成200个应用开发,培育四大产业操作系统,集聚10万开发者,加快形成千亿本土鸿蒙绿色产业,力争到2027年打造全国鸿蒙技术策源地。